专家授课
分组研讨
培训手册
日前,我院夏季学期(7月至8月)师资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共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53个,其中国培班8个,省培班4个,中职师资培训班3个,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班1个,联盟培训班37个,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1350人,至此,2015年共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66个,培训教师1615人,培训项目数量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一串串鲜亮数据的背后,展现了学院师资培训工作不断向前的稳健步伐,折射出培训工作者炎炎烈日下放弃休息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更诠释了全院上下通力打造师资培训品牌的坚定决心、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 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学院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开展培训是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打造培训品牌。学院定期召开培训工作协调会,对各项目申报、筹备、实施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党委书记刘鹏照、院长覃川以及各对口联系院领导分别出席了培训项目的开班仪式并作讲话、专题讲座、看望学员、会见授课教师,对培训工作给予直接指导。
有效发挥三级培训网络的作用,培训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由分管院领导,培训处、财会处、后勤服务中心、安保处等组成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院培训项目的统筹协调、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承担培训任务的各部门,由主要负责人挂帅,负责各培训项目具体的组织和实施,下设教学管理、后勤保障、质量监控等工作团队,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培训领域持续拓展 精品项目日渐形成
除国培、省培、联盟培训外,2015年首次承办政府部门的中职教师委托培训项目。教育学院承办了青海省教育厅学前教育专业中职教师培训,培训学院承办了青岛市教育局教学法和旅游与酒店管理2个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市北区教体局新教师岗前培训。市教育局领导来院调研并深入课堂与学员探讨交流,对我院各环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为我院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后续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国际合作培训硕果累累。2015年学院再次获批境外培训项目1个,市教育局2个中职师资培训班由我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和奥地利MODUL学院合作组织,5位外籍专家实施全英文授课,显著的培训成效和超高的学员满意度是学院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成果、教学模式改革和丰富培训经验积累的有力印证。
定制培训班数量不断增长。继年初旅游学院为新疆哈密职院、新疆交通职院量身打造了“项目”教学模式培训后,公共教学部、旅游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在夏季学期分别承接了济南职院、济宁职院、陕西咸阳职院等三个高职院校定制培训班。“接地气”的培训内容、反应迅速的培训组织、畅通无阻的对接沟通,科学先进的培训理念,让这些“慕名而来”的高职教师“满载而归”,同时各二级学院的自主培训精品项目也日渐形成。
培训规模稳步提升。各二级学院组织专门力量整合优势资源、采取多种途径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商学院举办的“商科类专业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开发”国培班培训人数达到111人,软外学院联盟培训突破130人,20人以上的培训班达到30余个,国家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凸显。
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培训方法灵活先进
各二级学院与企业组成联合工作团队,结合培训需求共同开发培训项目、设计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活动、进行效果评估,将校企合作贯穿培训项目全过程,有力提高了培训工作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学院与青岛伟东云科技有限公司在师资培训、培训认证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共建全自动高清录播室,联合举办“翻转课堂下的微课制作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等联盟培训项目3个,培训全国专业骨干教师近200名。生物与化工学院与青岛中润监测中心合作举办分析检测技术企业顶岗国培项目,教育学院将学前教育培训场所“搬到”青岛红黄蓝幼儿园、学院附属幼儿园、青岛开发区阳光国际海贝尔幼儿园等实训基地。各培训项目组织教师到海尔集团、青岛港、青啤公司等企业实践,学员们熟悉了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创新培训方法是培训实施过程的关键。各二级学院注重理实结合,按需施教,积极采用案例式、参与式、情景式、研讨式等多种组织形式开展培训。旅游类专业实施了以“项目”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是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颠覆性革新;制造类专业采用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财经、电子信息类专业以项目开发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切实增强学员动手能力;艺术类专业根据学员的专业和特长,分为动画设计、建筑可视化、室内设计等专业方向,实施小班化培训;国际合作培训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员深度参与培训过程,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全程服务内涵丰富 培训管理规范有序
开班前,各项目开设了QQ群,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向各位学员发送短信,对天气、交通等情况进行温馨提示。培训期间,统一编印并发放了培训手册,包括学院简介、课程表、通讯录等内容;制定了规章制度,对培训纪律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培训有序进行;选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全程跟踪服务,做好培训协调,为每一位学员排忧解难,并通过加强与学员的沟通联系,及时调整完善培训活动;成立了班委会,评选优秀学员,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培训氛围;组织了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特色拓展训练、案例研讨等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培训结束后,学院召开培训工作总结会议,对于学员提出的建议和不足,认真分析原因,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持续改进工作。同时各项目完善教学案例库、企业实习项目库等资源,制定跟踪服务计划,与参训教师搭建了网络沟通和信息交流平台,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培训处作为学院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部门,2015年在重点做好落实《学院培训管理暂行规定》,严格项目备案程序的同时,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培训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打造“青职培训”品牌的各项目标任务;培训期间到各班督导巡视,密切关注项目的组织实施,积极协调解决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校园网和qq工作群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在《学院致全体参训教师的一封信》中公布了服务监督电话,并对学员评价进行了抽查,加强了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正式启用学院培训证书,为所有参训教师制作并打印了学院培训证书,学员在离校前即可获得该证书,这对进一步加强学院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服务水平,扩大学院培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品牌项目的形成,品牌教师的造就,培训体系的健全,培训服务的完善,培训师资的优化,培训政策的配套……对于打造培训品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的追求带来新的活力,新的目标激发新的动力,我们坚信,每一位培训工作者都将在学院品牌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责任编辑 曹立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