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网站导航     ENGLISH     邮箱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职新闻  >>  教工文苑  >>  正文
关于读书
发布日期:2013-04-01 00:00:00    来源:旅游学院 张薇    

  西方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意识,即对任何思想的疑问,有了这样的疑问,才可以证真证伪。而在中国,这样的教育寥若晨星。从上到下技术化的操作,已经让最应该具有自由品质的学院思想都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和自由飞翔的可能,实用性最直接地侵蚀了校园心灵,有多少人会对现实做民族的反省、自我的内省?
  包括我自己,这种自省的勇气何在?
  杨志军在很多年前的作品里就开始关注和呼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今天看来,他的意识仍然是超前的,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课题,更是中国人的灾难,可是他的《环湖崩溃》再版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藏獒》虽然是阐释一种文化理念,但是其根本的生命与生态内涵又有多少人留心并且强化?
  有评论者曾经提到杨志军的小说应该是生态小说,这对研究杨志军作品的人来说是个启示和提醒,但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专门阐述,大多数探讨杨志军作品的文章仍然没有进入其内核,我也只是在边缘游走。
  因为我们把自己当作了现实的游客,对现实的态度是麻木和放任的。
  记得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纯真年代》里有句话我印象颇深,大意是“这是一个容易破裂的世界,就是和谐,也会被小小的私语破坏。”我们就是在一个容易破裂的世界,我们一直在一个被各种力量毁坏的世界。
  面对破裂,每个人的行动不同。
  我始终尊重那种人,就是身处于自己的时代,能够真实地感受他人的疼痛和苦难,能够在所有人类的灾难面前保持良知和信仰,能够对所有需要扶助的生命都寄予同情并施以援手的人,他的政治思考和政治行动就是他的生命理想,他就是为此而活。这样的人是有过的,比如朋霍费尔,一个德国人,一个超越了民族观念而把一生用来同邪恶抗争的人。
  朋霍费尔是一个知识分子,在21岁时完成了博士论文;在24 岁时成为柏林大学的教师;33岁,已是“先知屋”著名的神学家;39岁,在佛罗森堡集中营被希特勒处绞刑,清醒而安静地赴死。
他始终保持了清明的心智和不动摇的信心。
  无论什么时候,这样的生命都是我应该表示敬意的。亦无关种族、国界、文化差异。
  这是我读书的认知。
  比如读《弗里达》,弗里达•卡洛,这个18岁时被一场车祸夺去终身健康的墨西哥国宝级画家,一生躺在病床上画画。她所经历的,仅仅看她的画而不读关于她的书是无法完全了解她的。弗里达7岁患小儿麻痹症,成了瘸子,18岁在车祸中被铁栏杆洞穿了身体,骨盆破碎,脊椎断裂,此后经受了大约35次各种各样的手术,穿过一套又一套矫正脊椎的铁制胸套,经历了流产、离婚、截肢、自杀、贫困、疾病,最后是盛年的死亡。就是这个瘫在床上画画的女人,出现在她的自画像里时,头发永远是云朵般浓密地覆盖,花朵装饰着她的头发,仪态端庄高贵,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情万种的女人。镜子是她最迷恋的什物,她的自画像都是对着镜子画的。这个把破碎和美如此裸露出来的女人,让她脸上的泪珠,成为飞向我的心脏的子弹。
  比如读《孤独是迷人的》,这是美国最富传奇的伟大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记,在她离世后被一个整修她旧居的木匠隐匿了80年后才偶然问世。艾米莉生前一直隐居,坚持不发表作品,发表的仅有的约10首诗,还是友人擅自拿去发表的,死后为世界留下了一千八百多首诗,成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她在平凡寂寞的生活中,享受着思想的盛宴,把孤独变成了心灵的花朵、自然的森林、清澈的月光。读她的书,我们平淡的生活是否也可以忍受了?
  比如读《伍尔夫传》,伍尔夫•弗吉尼娅,这个一生被精神崩溃困扰的意识流大师,终其一生都在以非凡的毅力写作,她的光照是否也可以辐射到我们身上,让我们在她的作品里看到命运的声音?
比如读《苦涩的名声》,西尔维亚•普拉斯,这个写下名句:“死是一门艺术,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在30岁就进入永恒的诗人,她灵魂深处燃烧的事物,是否在今天仍然能穿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她散佚不见的墓碑上的碑文:“甚至在烈火中能种植金色的荷花。”
  比如读《黑暗时代的人们》,看汉娜•阿伦特是如何把生命与思想合而为一的,作为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学生和情人,又是如何从海德格尔的阴影中走出,却又一生不离不弃地关注他的作品并且始终保持了忠诚的品质。她的独立、勇气、智慧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爱,是否也能够让我们深切地领悟,拥有美好的品质也可以让自己很快乐?
  比如读奥莉娅娜•法拉奇,这个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20世纪勇敢地向政治和权力挑战的最有激情和力量的声音之一的“国际政治采访之母”,她的充满道德和个性化的写作为20世纪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下了独特且难以复制的风格。法拉奇在《愤怒与骄傲》一书中回忆说,二战时盟军轰炸佛罗伦萨,14岁的她蜷缩在一个煤箱里,因为恐惧而放声大哭,她父亲非常生气,狠狠地掴了她一耳光,说:“女孩子是不哭的。”此后她从未再哭过,即便她挚爱的爱人去世她也没有哭泣。长大以后,她成了名记者,采访过世界上最有权势、最有影响的大人物。一个美国记者形容她为“一个没有哪个世界领袖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我第一次读她的书《人》(或译《男子汉》),也知道她会在爱情中沦陷,我也在她的书中沦陷。1973年,43岁的法拉奇去雅典采访34岁的希腊抵抗运动英雄阿莱科斯,就此陷入爱情。此前关于阿莱科斯的说法,法拉奇听得很多——他曾企图谋杀希腊军政府独裁者帕帕多普洛斯,结果被判处死刑;当军人政权慑于国内外舆论而对他下了赦免令时,骄傲的阿莱科斯拒不签字;为了不使阿莱科斯成为英雄,他们最终才没有枪毙他。这样一个男人,无论他高大或矮小,温柔或冷酷,都契合了法拉奇的内心。她爱他,她忍受他的偏执,她承担他时刻的危险,把痛苦当作爱情的汁液,甚至被阿莱科斯无意中踢掉怀孕的孩子,她也要坚守她的爱情,直到1976年,阿莱科斯在一场有预谋的车祸中被谋杀。法拉奇的爱情,也随他入土。那么多年的惊心动魄,化作一生一次的轰天裂地。一本《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书是法拉奇对自己未能出生的孩子的倾诉,也是她惟一一次的母性怀想,——然而,依然凛冽。我读她的书,看到的是她的采访、写作、爱,她所具有的非凡勇气,她使我知道,我们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比如读《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在这本书里说着人类在时间中所经历的一切梦想、情感、想象、现实、过往与未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与时间抗争。每个人都在时间里经历幸福、痛苦、欢乐、悲伤……经历一场恋爱,与有些人成为灵魂的朋友,与更多的人擦身而过,生命的喧嚣与寂寞,都在时间里成为我们自然自觉的选择,也便决定了我们生命的方向。所有这些只能通过一些人的记录才能留存下去,他们的记录,是属于他们个人的,也是属于全体的。普鲁斯特就是这样卓越的记录者,他是怀着怎样的热情与渴望记录这一切的?我们读他的书,读他的生命,读他所经验的一切,我们便知道,人是有无限超越性的,身处于一床之侧,在黑暗中,在不能自由活动的病体内,人仍然有巨大的能量,思考、写作、传播声音、影响世界。这个在不能见到阳光,不能闻到花香,不能感受外面世界的密闭的幽室里喘息着写作的人,他怎样把他的思想传到那么深广、高远的天空下,到达我们这些倾听者的心灵?
  比如读杨志军的书,我一直在探寻的问题是:是什么使得一个作家,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里,为一个高原写了三十多部大书?他的力量来自于何处?
  我在书中探寻到了一个有古意的人,这个有古意的人,秉持了怎样的心灵力量,为人类的精神荒原立碑。杨志军是清洁、自制、信仰虔诚的人,是有精神洁癖的人,这样的人,已是稀有的事物。
  是的,杨志军是一个有古意的人。他自然有众生的欲望与要求,但他保持了高度的自制与敏觉,坦然于心灵的清明与透彻,他追求信仰,在信仰中仰望神圣与高尚,在信仰中获得能量与质量,在信仰中度己与度人。他愿意隐于世而敏于世,也意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到救世的路径,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声音说话,也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吁求:在最后的道路之后,人类将无路可走。
  他的责任与担当,让我意识到我们共同的使命,你、我,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的生活,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世界。
  面对人类伟大的书籍中所呈现的这些高贵的灵魂,我只有谦卑。我会低下我的头,向他们致敬。


热点文章

版权所有 pc28官网在线预测|预测28预测网PC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钱塘江路369号 邮政编码:266555
鲁ICP备17008831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0064